113307000025920705/2024-00145
关于对金华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62号提案答复的函
金华市农业农村局
2024-06-14
主动公开

朗读
朱安美委员:
首先感谢您对金华市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促进农旅融合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加强顶层设计,推动产业融合发展。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社会各界以全新理念定位农业发展新思路,遵循生产、生态、生活三种功能有机结合,不断创新工作方式,积极整合利用农业资源,拓展农业功能,大力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制定实施《金华市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金华市促进农民增收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编制实施金华两头乌、金华佛手、中药材等10个特色农业产业全产业链三年行动方案,着力实现从抓生产到抓链条、从抓产品到抓产业、从抓环节到抓体系的转变,推动农业全产业链一体化布局。建立市县重点农产品全产业链发展统筹推进、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市与县签订重点农产品全产业链发展任务书,实行清单化推进,强化全过程闭环管理,全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及农民富裕。目前,全市共有A级景区城9个(县市区全覆盖),A级景区镇142个(5A景区镇2个),A级景区村庄2064个(3A景区村257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6个(全省第3位),省级民宿助力乡村振兴改革试点2个,省级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3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3个、示范乡镇4个,省级农家乐集聚村60个(全省第3),五星级农家乐26家(全省第2)、四星级农家乐183家、三星级农家乐230家。2023年全市乡村旅游人数达5000万人次,乡村旅游收入突破40亿元。下一步,将继续深化实施2个三年行动计划,结合“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持续挖掘本地特色,坚持品质、品牌、品味三足鼎立实现差异化发展,依托当地特色农旅资源发展品牌型旅游产品,有效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更多更好的“美丽经济”农旅品牌。
二、强化安全监管,提高乡村“土特产”影响力。全市建有136个涉农乡镇(街道)网格化管理体系,配备快检室,基本形成由乡镇(街道)到村(社区)再到生产经营主体的清晰、完整管理网络,实现我市所有涉农乡镇(街道)“区域定格、网格定人、人员定责”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新机制。持续推进我市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和有效保障农产品食用安全,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大抽检活动。2023年,我市累计开展18次农产品质量安全大抽检活动,累计抽取农产品样品987批次(例行抽检280批次、监督抽查525批次和专项风险抽检182批次),合格样品为969批次,整体合格率为98.18%,有效杜绝有毒有害不合格农产品出基地、入市场、进家庭。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充分挖掘本地特色,发挥金华农特产品资源丰富优势,围绕金华佛手、金华火腿、金华两头乌、金华酥饼、永康灰鹅、永康舜芋等极具金华特色的农特产品,谋划好“农产品”与“伴手礼”转化的文章。鼓励乡村旅游重点村推出特色乡村伴手礼,形成乡村旅游消费的独特记忆。着眼于经典乡土元素与潮流时尚风格的集合,重点推出20件“好吃、好玩、好看、好用”的旅游伴手礼产品。
三、丰富乡村旅游业态,打造“美丽经济”。坚持把乡村旅游纳入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内容,指导各县(市、区)根据城乡发展整体规划,与旅游、林业、水利相关规划相衔接,依托本地资源禀赋、人文历史和产业特色,针对不同季节的差异性,着力打造春夏秋冬四季分明的“季节线路”,如春季的磐安县休闲茶乡游、夏季的金东区花事仙果游、秋季的永康唐先红富士现代农业园区观光游、冬季的义乌“红糖飘香”美丽乡村农情体验游;针对不同乡镇文化的差异性,着力打造若干独具特色的“乡村游精品线路”,达到“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效果。继续推出“跟着节气游乡村”系列活动,用直播、视频、图文等形式向广大市民网友推介金华本土精品乡村游导览,重点推荐20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和65条美丽乡村风景线。2024年,我市新增五星级农家乐9家、四星级农家乐104家,东阳“穿行花海·品味乡村”线路入选2024中国美丽乡村春季精品线路,成功承办浙江省休闲观光农业行业发展大会。下一步,把乡村旅游作为第一、二、三产业的“粘合剂”,用好金华乡村“温泉、中医药、农产品、影视拍摄”等产品优势,促进“农业+旅游”“康养+旅游”“工业+旅游”等融合发展,通过红色旅游、研学游、采摘游等形式,带动吃住行游购娱等相关产业协同发展。依托各类农事节庆活动,充分利用特色优势农业的资源,开辟观赏、采摘,体验等休闲游。全力打造现代农业精品园区,休闲观光农业品质进一步提升,以各地的现代农业园区为依托,通过高起点、高科技、全方位定位,做到农业与园林相结合,生产与休闲相合,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积极打造精品休闲观光园区,实现“农户出门卖”转变为“游客上门买”,种农产品转变为种风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
四、做好“互联网+”文章,数字赋能高质量发展。大力推动农产品电商发展,积极推进农产品进城,促进电商信息和服务向乡村蔓延,完善电商企业和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深化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延长农村电商产业链,拓展销售渠道,推动产业振兴、企业增收、农民致富。将乡村旅游纳入营销体系,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开展宣传工作,吸引乡贤回归,助力家乡乡村旅游发展。充分挖掘本地特色,组织线上线下双重推介,推出一批乡村旅游线路,不断提升金华乡村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打响乡村旅游“金”字招牌。大力推进校外劳动实践教育,建设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将研学实践教育与劳动实践教育有机融合,并根据学段特点和地域特色,开发利用好研学实践基地。借助抖音、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形成高效的传播链,为乡村旅游营造良好宣传氛围。下一步,我市将继续鼓励各地结合产业特色和发展实际,充分利用电商、直播、短视频等新业态新模式,多渠道、全方位销售本地农旅游产品,提高农旅产业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继续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产品深加工、冷链设施、物流仓储、旅游基础设施等方面建设,提升农产品初加工和产销对接能力,打造多元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群落,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再次感谢您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宋维龙 联系电话:1*******2
金华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