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7000025920705/2024-00128
关于对金华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武15号建议答复的函
金华市农业农村局
2024-06-14
主动公开

朗读
张建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助推山区共同富裕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推动中药材种植标准化、规范化种植基地发展
以新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六统一、一溯源”为核心,充分发挥 GAP 种植基地建设先行先试优势,提高道地药材规范化生产能力,通过现代化技术从源头保证药材道地性。在全省第一批 11 家中药材 GAP 监督实施示范建设重点企业名单中,我市3家企业入选,数量居全省第一。2023年全省中药材 GAP 工作推进研讨会在磐安举行。例如寿仙谷大力开展灵芝工厂化栽培技术研究,通过将传统食用菌发酵技术与现代化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相结合,建成灵芝工厂化菌种与菌棒自动化生产线,打造灵芝工厂化栽培新模式,实现亩均孢子粉产量4000 公斤,带动农户300余户,增收350余万元。
武义县先后出台“武义中药材发展规划”和“武义有机药材发展规划”,引进北京同仁堂、浙农集团等大型企业发展特色基地,实行“企业+农户”中药材种植模式。
二、持续加大科技力量投入
一是发挥科技特派员上传下达及团队协助作用。结合各乡镇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和农业技术需求,我市持续加大农业科技特派员选派力度,金华市科技特派员工作自2005年全面推行至今,已形成了党委政府牵头,多部门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科技特派员工作格局,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科技扶贫、科技富农、科技强农的发展新路。2023年组织省市县三级科技特派员462人次,提供科技服务3200人次,服务农户2600余人、企业300余家,培训人员1500人次,影响带动了一批懂技术、善管理的农户和科技型人才。2024年,84位市级科技特派员持续在乡村开展科研创新工作,在实施科技特派员项目的同时,还与入驻乡镇共谋发展、共商发展规划,帮助农民破解制约科技致富的技术难题,为农村农业产业发展注入了农业科技智力资源。
二是金华市农业农村局发起“百名专家帮百企”活动,发挥市、县科技人员联系具体中药材企业,帮助企业实体解决技术、项目、政策等方面的问题。
三、组织实施农业科技项目
充分发挥“院地合作”、“科技团队”、“科技特派员专项”、“农业双强”等政策平台项目,解决中药材产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农业科技项目,积极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2023年由浙江省磐安外贸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大晟冬虫夏草智能化培植关键技术研究”获省级“尖兵”领雁”重大科研项目立项、“金线莲工厂化密闭洁净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获市级重大(重点)攻关项目立项、“中药材种苗数字科技园基地建设”等。磐龙药谷申报的首个中药材农事服务中心等。
四、创建高能级重点实验室
为建设平台型、开放型、枢纽型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金华市人民政府与浙江中医药大学于 2022年12月30日共同揭牌成立浙江中医药大学金华研究院,围绕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领域,重点聚焦中医药特色,主攻中医药防治重大疑难病关键技术、中药和天然产物关键核心技术等开展研究与转化应用。
研究院根据省委省政府高质量发展山区 26 县的规划与 要求,结合磐安、武义 2 县的现实基础与发展需求,助力打造成为引领浙江、示范全国的中医药助力山区共同富裕的样 板县。立足金华生物医药产业基础,发挥中医药特色,不断突出研究院科技成果转化属性,成立浙中实验室科技控股(金 华)有限公司,致力于产业孵化;围绕中药新药转化,成立 中医真实世界循证与转化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并与多家医药企业开展新药成果合作转化;围绕中药种质资源,成立高品质中药育种与标准化生产技术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2023年,《金华市中药质量评价与标准研究重点实验室》获市级重点实验室认定。2024年,我市将全力实施“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落实部署全省重点实验室优化提升工作,确保浙江寿仙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的《全省食药用菌生物育种与综合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获全省重点实验室认定,以创建高能级研发机构为推手,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中药材产业发展壮大。
联系人:陈旭 联系电话:1*******3
金华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