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7000025920705/2024-00123
关于对金华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浦2号建议答复的函
金华市农业农村局
2024-06-13
主动公开

朗读
潘伟正代表:
首先感谢您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做好“非农化”“非粮化”整治后半篇文章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浦江县情况
近年来,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意见》精神,浦江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认真贯彻落实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措施,提高耕地利用率,为保障粮食安全夯实根基。
(一)形成合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通过高标准农田、农田水系“最后一公里”、小田并大田等项目建设,逐步达到耕地连片度高,田成方、渠成网、路成行,改善农田基础设施现状,增强防灾减灾能力。根据《浦江县农田综合提升工作方案(2023-2027年)》要求,计划在五年内新建高标准农田1.74万亩以上,改造提升粮食生产功能区0.5万亩以上,着力打造1个集中连片1000亩以上的绿色农田建设样板区。根据《浦江县农田灌溉发展规划》,到今年年底将恢复和新增灌溉面积 0.2万亩,改善灌溉面积 7.5 万亩。
(二)推进整治,建立长效机制。根据《浦江县耕地抛荒整治长效管理机制的通知》、《浦江县全面推行田长制实施方案》精神,浦江县严格耕地监管,明确管护责任,全面落实“田长制”,实行“人防+技防”管控措施,落实县乡村三级田长责任制,确保耕地得到有效监管,形成了抛荒耕地整治长效机制。2022年7月至2023年12月,依托“耕地智保”应用场景,全县共开展巡田38037人次,发现和制止疑似问题129个,处置整改疑似“两非”问题17个,涉及耕地面积254亩。
(三)加大扶持,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加大规模种粮补贴,发挥政策对粮食扩种的激励效应,让更多的农民多种粮、种好粮。2023年度兑现粮油生产补助资金1371万元,同比上年增加308万元,增幅29%。按照“谁种粮谁受益,谁多种粮谁多得”的政策导向,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43.32万元。严格落实收购补贴政策,主动上门签订订单,实现粮食订单全覆盖,做到有粮必收,解决农民售粮难问题。2023年早籼稻质量达国标三等每50公斤130元,并给予每50公斤30元的资金奖励;晚籼稻收购价格符合国标中等标准的,按照149元每50公斤敞开收购,有效保障了种粮农民的收益,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四)创新机制,鼓励土地流转。创新土地流转引导和服务机制,完善土地流转服务平台,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解决“农民荒”,防止“耕地荒”的有效途径。截止2023年底,浦江县土地流转面积为10.36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5.54%。为推动土地有序规模流转,提高耕地利用率,鼓励乡镇(街道)或村集体集中统一流转土地,给予一定资金奖励,切实提高规模生产效应。对当年新增集中连片流转面积50亩以上且流转期限在5年以上并签订规范流转合同的,分别给予属地乡镇(街道)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一次性每亩50元和200元的奖励。目前,全县共有种粮大户32户,其中6户面积超千亩。2023年大户种粮面积2.18万亩,同比上年增加0.39万亩,增幅22%。
二、金华市情况
(一)加强农业灌溉工程建设。一是继续大力实施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2024年在继续实施兰溪市东芝、浦江县通济桥、武义县源口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的基础上,市本级金兰、东阳市南江积极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推进灌区标准化管理,提高农田水利整体水平;二是巩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成果,积极开展机埠泵站、堰坝水闸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提档升级,2024年计划完成农业灌溉设施提升改造125座。
(二)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更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为补齐农田水利设施短板、促进农业稳产增效。2023年5月,我局编制印发《金华市2023-2027年农田水利建设实施意见》(金市农通〔2023〕13号),以高标准农田(粮功区)建设为抓手,分类分年度完善提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计划到2025年,建设绿色农田示范项目14个以上,面积2.95万亩以上;新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26个,面积3.96万亩以上;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粮功区)面积10万亩以上。
(三)统筹开展农用地整治。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加快形成现状耕地、稳定耕地、永久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层层套合金字塔型结构,推进“三区合一”,构建新型耕地保护格局。聚力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将现状农田、建设用地复垦地块、垦造耕地地块和耕地功能恢复地块集中连片平整。提高规划设计标准,通过田间主道的改建和提升,保证机械化生产的需要,助力“机械强农、科技强农”。鼓励社会资本下乡成为农业经营主体,流转耕种整治完成的集中连片耕地。
(四)严格耕地用途管控。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提升“田长制+耕地智保”实战实效,夯实“人防+技防”耕地保护机制,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坚决守住耕地红线。加强耕地用途管控,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引导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确保粮食生产功能区种植一季以上粮食作物,严格治理耕地抛荒。截至今年4月底,我市排查发现的0.97万亩抛荒耕地,全部完成复耕复种。5月初,我局再次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耕地抛荒排查整治行动,妥善处理存量,严格控制增量。下步将对新排查出的636.66亩抛荒进行整治,尽快复耕复种。
(五)强化政策宣传和引导。充分利用“4.22 地球日”“6.25土地日”等主题宣传周,以抖音、微信、农村广播等农户喜闻乐见的方式全方位开展耕地有关政策的宣传,向群众讲解耕地保护、耕地用途管控、粮功区管护等政策、法律条款及相关“典型案例”,提高广大人民群众耕地保护意识。
(六)推动粮油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完善粮油生产经营机制,鼓励规模粮油经营主体立足生产,开展粮油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延伸产业链、价值链,提高粮油生产附加值。积极创新推广综合种养模式,2023年我局编制印发《金华市“稻+”全产业链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 年)》,重点推广“稻+渔”、“稻+菜(菌)”、“稻+药”等“千斤粮万元钱”模式。力争到2025年全市“稻+”生产规模新增 5.33 万亩,努力提高粮油生产效益,走出粮食安全与产业协同发展新路径。
再次感谢您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袁敏俊 联系电话:0579-82463016
金华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