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索引号:

    113307000025920705/2024-00045

  • 文件名称:

    金华市农业农村局2023年工作总结

  • 发布机构:

    金华市农业农村局

  • 发布日期:

    2024-03-08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金华市农业农村局2023年工作总结

    日期:2024-03-08 09:30:18 来源:金华市农业农村局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2023年,我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调研金华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大力实施农业产业提质、和美乡村升级、乡村文明清风、农村共富攻坚、治理体系重塑五大行动。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4.87亿元,同比增长3.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136元,同比增长7%,全省第7;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8352元,同比增长13.4%、全省第4。

    (一)保供能力不断提升。全力抓好粮食生产任务落实,粮食播种面积129.74万亩(增量1.27万亩,增量、增幅分列全省第1、第2)、产量48.49万吨(增量0.48万吨),均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切实保障“菜篮子”产品供应,能繁母猪存栏9.63万头、生猪出栏140.78万头分列全省第1、第3;蔬菜种植面积75.57万亩、产量117.84万吨;水产品产量9.89万吨。建设高标准农田10.43万亩、全省第2,新增标准地9.1万亩。推广实施稻蟹、稻虾等稻渔综合种养面积3万亩。

    (二)产业发展破题开局。实施《金华市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武义县列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全省唯一入选),实现了我市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零的突破;永康市、浦江县列入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创建对象名单(全省共11个);兰溪市、永康市入围国家级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县推进试点县(全省5个)。启动两头乌、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振兴工程和十条特色农业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出台《关于推进金华两头乌和金华火腿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全市两头乌能繁母猪6208头,出栏6.7万头,同比分别增长28%、53%,成功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第二批地理标志运用促进重点联系指导名录(全省共3个,是全国唯一入选的地方猪种),新建两头乌体验馆2家。新增2家省级未来农场、15家省级数字农业工厂。灵芝全产业链高品质加工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东阳市、永康市、浦江县成功创建省级创意农业试点县,数量全省第1。成功举办第十三届金华·华东农业科技新成果展示交易会。

    (三)乡村建设加速推进。实施《坚持和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全面打造和美乡村金华样板的实施方案(2023-2027年)》,实施“千万工程”二十周年十大系列活动,启动实施13个和美乡村先行示范片区建设,新增省和美乡村示范县1个、示范带3条(全省第1)、示范乡镇10个,特色精品村48个,新增省级未来乡村27个。全国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现场推进会浙西组现场考察在我市开展,永康大陈、东阳寀卢两个点位及沿线风貌全面整治提升。东阳花园村的浙江省“千万工程”展示馆获易炼红书记批示肯定。成功争取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项(东阳元胡水稻轮作系统),实现我市零的突破。扎实推进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启动实施重大项目223个、年度投资341亿元,项目总数和投资额分列全省第1、第2,完成投资487.63亿元、投资完成率142.9%。义乌市入选全省首批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试点,兰溪市、武义县入选深化“千万工程”方向试点。

    (四)强村富民多点发力。实施《促进农民增收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出台《金华市级扶持集体经济发展政策实施细则》,推进强村公司、共富工坊、村庄经营、农房盘活等举措。推进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激活改革,新增盘活闲置农房0.96万宗,完成年度任务的160%。开展“千团联千村”共建共富行动,全市村集体经济总收入30万元且经营性收入15万元以上行政村占比99.26%,经营性收入50万以上行政村占比81.40%。成功争取2个省乡村振兴衔接资金试点项目(全省共6个,武义县道地中药材全产业链项目和磐安县两头乌繁育中心项目)。实施农创客培育工程,新培育农创客2293名,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和高素质农民10684人次;开展金华市十佳乡村CEO选树活动。《金华市打造“青农飞地”引育青年农创客助力乡村振兴》获李岩益副省长批示肯定。

    (五)项目投资提速起势。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农村项目工作的意见》,谋划了2023-2025年1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167个,计划总投资277.5亿元;85个项目完成投资65.72亿元、投资完成率129.87%。全市争取省级以上资金9.25亿元,全省占比9.86%,全省排名第4(2022年争取资金9.15亿元、全省第5)。实施省农业“双强”项目30个、数量全省第2,中央农机研制推广应用一体化项目7个(全省17个)、数量全省第1,获中央补助资金5000万(全省14000万)、全省第1。双龙实验室建设项目纳入2024年政府投资计划,完成项目概念性规划设计、项目建议书批复、项目上位规划。磐安两头乌产业共享共益建设项目完成核心区主体工程建设,争取上级补助资金3370万元,完成投资3000万元。高质量承办全国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工作会议,得到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邓小刚和浙江省政府党组成员、副省长李岩益的好评。

    (六)改革创新攻坚突破。率先探索农业生产设施融资抵押,印发《关于开展设施农业抵押贷款试点工作的通知》,第一笔设施农业抵押贷款成功发放,授信31户3270万元,有效盘活农业产权。开展体制外基层农技人员共招共培共用试点工作,婺城区和金东区开展先行先试,首批10名体制外农技人员上岗。开展农业创业创新孵化园建设,出台实施方案和认定标准,全市启动农业创业创新孵化园建设11个,基本建成2个。有序开展宅基地“两项试点”工作,出台义乌市农村有机更新“微改造”办法,完成宅基地基础信息调查工作;出台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住宅类房屋专项整治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处置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