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退出老年模式
  • 信息索引号:113307000025920705/2023-00287
  • 文件名称:关于对金华市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磐21号建议答复的函
  • 发布机构:金华市农业农村局
  • 成文日期:2023-08-03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关于对金华市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磐21号建议答复的函

    日期:2023-08-03 15:36:14 来源:金华市农业农村局 浏览量:​90
    分享:
         

    朗读

    孔爱丽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金华市名茶博览园的建议》收悉,经我局研究,现答复如下:

    金华历来是浙江省传统的优质绿茶产区,近些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金华茶界上下共同努力,锐意进取,在夯实传统绿茶生产的基础上,勇于创新,产生了红茶、白茶、黑茶、抹茶、乌龙茶等其他产品品类,同时恢复金华茉莉花茶的生产,不断丰富了我市茶产品的品类,使我市在多茶类开发、碾(抹)茶生产、特色花茶产业发展上取得了长足进步,形成了绿茶优质化、茶类多样化、抹茶全链化、花茶特色化的全新茶产业发展格局,金华名茶也成为全省茶叶发展的亮点。全市形成了武义、磐安、东阳、婺城四个茶叶主产区,武义县被授予“中国有机茶之乡”,磐安县被授予“中国生态龙井茶之乡”、婺城区被授予“中国茶文化之乡”。“武阳春雨”被评为省十大名茶之一,并与“磐安云峰”、“兰溪毛峰”、“箬阳龙珍”一起获批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金华花茶”品牌的恢复和振兴也取得了进展,新兴产业“金华抹茶”更是成为了茶产业的新名片。近期我市“婺州举岩”传统制作技艺及赶茶场习俗被列入人类非遗,全省6个金华占其二。

    近年来,我市在茶叶品牌宣传上不断加强力度,丰富手段,扩大影响力。一是通过每年的国际茶博会和绿茶博览会,以“金华名茶品味精华”为主题,统一形象组团参展。并借助展会的平台,精心组织品牌推介会,集中展示金华名茶品牌形象,宣传金华茶文化。二是结合旅游,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推进浙江文化中心建设。打造金华市“品味精华”茶之旅线路,该茶旅线路涵盖5个茶叶主产区:武义、磐安、东阳、婺城、兰溪,分4条线路可游览金华茶园风光,品味金华名茶精华,体验金华茶文化精髓,深度感受金华名茶品牌魅力;精心打造“非遗+旅游”计划,围绕婺州举岩、赶茶场等茶非遗项目的婺风遗韵·仙山婺水之旅和悠悠古韵·品味茶香之旅被评为首批浙江省非遗主题旅游线路。三是通过各地组织的“开茶节”、“茶文化节”、“云品茶”、名茶评比等节会和茶事活动宣传茶文化,展示各地名茶品牌。

    下一步,针对您提出来的建议,我们会进一步做好茶旅融合这篇文章,打造宣传平台,扩大金华名茶品牌影响力。

    一、推进茶旅融合。一是深挖全市旅游资源。结合生态旅游战略,立足现有茶园生态环境,逐步挖掘并确立核心景区和旅游线路,研究探索茶产业和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二是提升景观旅游基础。培育高品质的景观茶园,有条件的县市将小规模的茶园、茶场连接成大群体式茶叶基地,并按景观要求提升美化,实现种植区域化、生产专业化、形象特色化。同时开发大产品结合现代旅游业发展形态,深挖地方茶文化内涵和茶产业特色,开发丰富多彩的茶旅产品。三是加大推进力度。统筹规划、高端策划,通过政府主导、企业投入,不断推进茶旅融合示范点建设,同时实现以点带面、全线铺开。加强宣传营销,把旅游和茶业进行一体化包装推广,相互融合、相互借鉴、相互造势,不论是品牌打造、广告宣传,还是各类茶事活动、旅游推介活动,都做到茶业与旅游“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联袂亮相、相得益彰。逐步形成以茶兴旅、以旅促茶的产业互动融合、共襄发展的新型产业模式,促进我市茶业旅游业综合效益显著提升。

    二、打造宣传平台。一是打造金华名茶宣传平台。在市区建立金华名茶展示体验中心,常态化运营,让广大市民和外来游客都能看得到、买得到金华名茶,让金华名茶成为金华的城市名片,有效提升茶叶品牌知名度,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社会影响力。二是整合资源营造饮茶氛围。发挥我市相关涉茶社会团体健全的优势,整合市、县茶文化研究会、茶叶学会等单位人员,联合茶叶、茶艺培训机构,充分利用市、县茶文化研究会的协调及组织优势,加强茶文化和茶知识的宣传普及,开展茶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等活动,引导发展茶馆、茶庄、茶体验中心等茶主题新业态,鼓励创办茶文化、茶艺培训中心,培养茶叶专业技术人才;联合有关团体,举办或参加专业茶文化赛事、评选等活动,宣传弘扬八婺茶文化。

    联系人:郑亚楠    联系电话:0579-82050153

    金华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7月10日

    点击返回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