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7000025920705/2022-12113
关于对金华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东24号建议答复的函
金华市农业农村局
2022-08-19
主动公开

朗读
金市农办建〔2022〕3号
关于对金华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东24号建议答复的函
朱喜浩代表:
您的《关于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回头看”的建议》收悉,市农业农村局会同市科技局、市资规局、市人行等部门,对您的建议案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学习,一致认为您的建议很有必要,也很及时。自2018年中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已经接近五年时间,根据《金华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金乡振组[2019]2号)文件,市委农办将协同市发改委在2022年乡村振兴相关统计数据出来以后,全面开展一次乡村振兴工作“回头看”,对金华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进行五年评估。认真总结乡村振兴“金华经验”和存在问题,在下一个乡村振兴阶段真正做到问计于民、服务于民,让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添乡村振兴工作新活力。
一、全面推进“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1.统筹县域发展规划。优化市域和美乡村整体布局,完善“村庄布点规划—村庄产业规划—村庄建设规划—农房风貌设计”联动机制,加快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目前,全市10个县(市、区)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均已开展,东阳寀卢村等11个村庄作为“浙江省第一批百个村庄规划编制和实施监督省级试点”村庄,已完成规划编制工作,落实了国土空间规划安排不少于10%建设用地,“多规合一”村庄规划预留5%建设用地规模,用于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农村公共公益设施的政策。
2.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根据《浙江省村庄规划编制技术要点》(试行),在编制规划时不同类型的村庄根据不同的管控要求进行分类引导。充分挖掘乡村文化资源,提出对有文化价值的建筑或景观的保护措施。同时,加强各类建设的风貌规划和引导,保护好村庄的特色风貌。
3.实行开门编制规划。严格按照编制程序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广泛征求、充分采纳村民意见、建议和诉求,鼓励在调研访谈、方案比选、公示公告等各个环节积极参与规划编制。
二、统筹乡村建设,促进融合发展
1.牢牢守住粮食生产安全底线。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工作,先后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市委农村工作(暨粮食安全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粮食安全工作。严格落实党政同责,制定党委、政府“三张清单”,市县签订粮食安全责任书,分解粮食安全任务,确保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一是有序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整治。全市需整治面积28.83万亩,占粮食生产功能区30.71%,目前,全市已完成19.2万亩、完成率67.7%。扎实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2019-2022年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2.04万亩,完成省定任务109%。二是以“长牙齿”的硬措施严格落实耕地保护任务。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全面推行田长制。逐级足额带位置落实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逐级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作为刚性指标实行严格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强化耕地用途管制,全年完成“非农化”耕地处置9.73万亩,确保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全面推行“耕地智保”“天巡地查”等应用场景,采用视频监控、遥感监测、卫片执法等数字化手段,全覆盖、无死角监督耕地变化。三是探索创新稳产保供制度。目前,粮食生产受农资农机价格、人工成本持续上涨影响,亩均收益仅为300-500元(含规模补贴),与种植花卉、苗木、果蔬等经济作物收益形成巨大反差,下步我们将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出台包含种子、农资、农机、储藏等粮食生产全产业链补贴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2.强化乡村建设人才支撑。一是健全乡村人才工作机制。制订出台《金华市乡村振兴“智汇金农”人才培养计划(2021—2025)》《关于高水平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政策措施》,重点培育乡村振兴领军人才、乡村产业经营人才、乡村服务优秀人才、乡村治理人才、农业科技人才等5类17支人才队伍。落实农业职称制度改革,返乡入乡合作创业带头人培训纳入职业培训补贴范围,形成了乡村人才培育、激励、考核的闭环工作体制。二是鼓励支持人才下乡。推行“一村一青年委员”制度,推动每一个村社至少有一名35周岁以下青年进入“村两委”班子。目前已建立乡贤组织1483个,吸纳各类乡贤64831位,通过搭建乡贤平台,推动乡贤回归创业带富,2022年计划引入新乡贤5000人,实施1000万以上项目10个以上。整合科技、教育、卫生等10个部门资源,创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体制机制,推动优质资源向基层一线倾斜。新派省市县科技特派员157个(团队),带动农户增收2000余万元。三是培育乡村实用人才。2021年度,全市争取省部级资金1608万元,举办各类农民培训500余班次、培育农村实用人才13298人次、高素质农民培训1624人次,农创客1900余名。2022年新培育农创客1900名以上,培训高素质农民、农村实用人才8000人次以上。四是重点培养“两山”转化人才。深入实施旅游行业千名旅游从业人员能力提升工程,每年重点培训金牌导游、优秀导游、诗路文化带景区讲解员、红色旅游讲解员、民宿管理人员等涉旅人员1000余人次以上。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培训,通过举办短视频制作、直播技巧、农产品电商、网店运营等方面的短期实战训练班,深入农产品产地,手把手教学开网店,同时为农村地区培养输送更多具备直播电商专业知识和素养的高水平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统筹建设维护城乡基础设施
1.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2021年全市完成农村公路改造提升1089公里,总投资12.1亿元,完成率167.5%;目前,已建成“四好农村路”7600公里,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2个、省级示范县7个、示范乡镇40个,实现200人以上自然村公路通达率达100%。完成农村供水管网改造273公里,新增实时监测水厂60座;全市病险山塘整治112座,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4.55平方公里,创建美丽河湖11条,城乡同质化供水覆盖率均达到99%以上;搭建河湖水利数字平台,实现全市主要江河湖库24小时动态监测全覆盖。构建以电力为中心的清洁能源体系,建设全电景区5个、全电民宿120个,推广全电厨房800多家,累计接入乡村光伏发电用户3.6万户,年均增收1.5亿元。金华所有行政村5G信号全覆盖,开通5G基站超12700个。
2.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2021年新增城乡教共体农村受援学校246家,义务教育农村学校标准化比例达100%,农村等级幼儿园覆盖率达95.4%。全市建有16个医共体,帮扶基层卫生院118个,建有村卫生室2085家、规范化率74.48%,居民基层就诊率提升到70.76%。实施全市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最高年缴费标准从2000元大幅提升至7500元,与职工养老保险缴费水平持平,全市基本医疗保险户籍人口参保率99.95%。
3.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制订《金华市数字乡村建设推进方案》,加快乡村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地区水利、公路、电力、冷链物流、农业生产加工等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搭建了金华市未来乡村综合平台,展示“共富乡村、从创乡村、生态乡村、智慧乡村、品质乡村、平安乡村”建设标志性成果;实行“一地创新、全市共享”推进未来乡村十大应用场景体系建设。打造了“金地惠农”“金地智管”“有机可乘”、金粮安、金猪安、浙里有机茶、智慧葡农“一键通”、农村三资管理、数字畜牧等应用场景。全市已实现148个乡镇(街道)、3198个村(社区)标准化便民服务中心(服务点)全覆盖,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实现率97.07%,“掌上办”实现率94.78%。
4.完善公共服务与市政基础设施规划。按照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根据乡村产业布局、村居空间布局,以建设15分钟生活圈为目标,确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内容、规模、标准和建设要求,做好用地规划预留,合理配置完善各类设施。
5.创新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和自然生态保护长效机制。推动放活房屋周边绿化使用权,建立谁使用、谁建设、谁养护机制,调动农民参与人居环境治理的主动性、积极性;推动落实由政府承担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费用足额纳入地方政府预算,推进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管护。
四、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支持。
1.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充分运用再贷款、再贴现以及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支农支小再贷款支持计划等各类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三农”领域的精准滴灌;聚焦未来乡村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绿色农业、涉农小微企业、农户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推动金融机构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和金融服务投入。
2.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大力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林权、农民住房财产权“三权”抵押贷款业务,2021年末全市“三权”抵押贷款余额64.4亿元,同比增长16%;农合机构针对县域特色,如兰溪的枇杷、杨梅,浦江的葡萄、桃形李等推出特色金融产品。
3.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全面开展农户电子档案工作,推动162.8万户农户建立规范化电子档案。加快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三信”创建,已评定信用户157.6万户,市级信用村、镇379、41个,获评省级信用村、信用乡73、16个。加大创建成果运用,全市农信系统依托信用评定成果累计发放贷款4256亿元。
4.优化农村支付环境。推动银行业移动支付向县域、乡镇下沉,拓展移动支付便民行业应用场景,全市银行业移动支付活跃账户数27.3万户,银行业移动支付交易笔数6.3亿笔,均居全省前列。完善助农服务点金融功能,打造“一站式、多功能、综合性”惠民服务点;优化农村地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支付服务,提升普惠金融便民服务水平。
最后,感谢您对乡村振兴工作的关心支持,恳请多提宝贵意见建议,共同推进全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打造具有金华辨识度的“三农”标志性成果。
联系人:王家红 联系电话:82468955
金华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