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7000025920705/2022-12209
关于对金华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磐14号建议答复的函
金华市农业农村局
2022-10-26
主动公开

朗读
金市农办建〔2022〕27号
孔爱丽代表: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茶产业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您在金华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加大茶产业发展支持力度助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建议》(磐14号)已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的发展,致力于良种改造、品质提升、品牌建设、文化培育、市场开拓,全市茶叶经济效益持续发展,成为我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新、乡村振兴、助力共富的重要产业。全市形成了武义、磐安、婺城、东阳四个茶叶主产区,其中武义和磐安分别被授予“中国有机茶之乡”、“中国生态龙井茶之乡”,“武阳春雨”茶被评为浙江省十大名茶之一。武阳春雨、磐安云峰、兰溪毛峰、箬阳龙珍等四个地方名茶获批地理标志产品。
金华茶产业虽然取得一些成效,但与杭州、丽水等地还有不小的差距,您提出的关于金华茶产业存在相关人才欠缺、茶文化挖掘不够、产业附加值不高、全国知名品牌非常少、茶叶品牌效益不显著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茶产业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现有的产业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助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
一、加强专业人才培育。1.举办产业专业技术培训。市农业农村局针对我市目前茶产品结构情况,以及技术需求,举办金华市红茶技术培训,精心设计课程,注重理论结合实际,全市企业业主及技术人员近40人参加培训,现学现做,同时要求专家对学员的现场做的样品进行评比、对生产样进行分析,有效提升了红茶加工技术水平,学员对培训效果给予充分肯定。下一步计划每年开展一系列针对性强、实用管用的专业技术培训,真正提升茶叶生产各项技术水平。2.开展茶叶技术职业工种培训。茶艺师已列入金华市区紧缺职业(工种)目录,茶艺师和评茶员通过培训考核可以获取技能等级证书,取得证书的人员根据相关政策规定可以享受技能培训补贴。金华市域内关于茶产业人员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的项目有茶艺培训、茶园植保、白叶茶栽培、茶秆竹栽培、开化龙顶茶、黑茶制作、黄茶加工等。近三年来,金华市(义乌除外)参加茶产业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考核的有7449人,其中茶艺师7175人,评茶员274人;参加茶产业专项能力培训考核的有270人,其中茶艺培训213人,茶叶炒制57人,各项目的培训考核人数每年都趋于上升态势。
二、注重茶文化挖掘。1.开展茶非遗项目专项工作。茶产业是我市的重要产业之一,涉及相关非遗代表性项目众多,目前有茶相关的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个,其中绿茶制作技艺(婺州举岩)、庙会(赶茶场)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东白山茶炒制技艺、云峰茶制作技艺等8个为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020年以来,为深挖茶文化内涵,推动我市茶非遗项目走上更高的保护传承发展平台,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在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的牵头下,联合相关部门为我市的2个国家级茶非遗项目开展了一系列保护传承发展工作,这对我市茶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限于工作保密需求,该系列工作暂时不能公开(预计2022年12月公开)。2.开展茶非遗项目申报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目前,我省正在开展第六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工作,金华此次有东白山茶炒制技艺、道人峰茶加工技艺、武义绿茶(武阳春雨)传统制作技艺、云峰茶制作技艺等4个市级茶非遗项目参加申报,其中东白山茶炒制技艺、云峰茶制作技艺因系出同门,将联合申报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有望填补我市省级茶非遗项目的空档。此外,市文化广电旅游局2022年还开展首批省级非遗旅游线路申报,专门召集旅行社设计2条茶非遗旅游项目,现已入选;在市非遗馆内开展了“中国茶技艺及茶习俗非遗专题展”之浙江篇首站巡展活动,集中展示了省内的西湖龙井、紫笋茶、安吉白茶、径山茶宴、婺州举岩、赶茶场等6个国家级茶非遗项目,展览持续一个月,让市民朋友对我省主要茶非遗项目及相关习俗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开展茶非遗项目进校园活动,婺州举岩茶宋代点茶技艺先后走进金华市女子中学、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列为学校(院)选修课程,每学期6次共12课时,深受学校及学生欢迎。
三、强化品牌建设。做好武阳春雨、磐安云峰、兰溪毛峰、箬阳龙珍等四个地方名茶获批地理标志产品的管理,完善相关基础建设,提升产品品质,发挥地理标志产品的品牌效益。目前磐安云峰、箬阳龙珍已争取到省级地理标志产品建设相关资金,相关区域及主体已完成建设内容,有效提升了地理标志产品的管理水平及附加值。同时做好东阳、磐安两地的龙井茶管理工作,配合省厅完成“龙井茶一件事”,开展相关技术培训,提升龙井茶品质。重点做好“金华抹茶”、“金华花茶”、“金华有机茶”区域产品的培育工作,全面促进全市品牌建设,有效提升金华茶叶知名度与附加值。
四、提供政策保障。1.保障茶叶初加工用地。当前省自然资源厅正在牵头制定《 关于保障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促进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文件中针对农村产业发展用地指标短缺问题,提出一系列解决路径:一是鼓励利用现状村庄集体建设用地保障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用地,对零星分散的可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集中安排农村产业用地。二是明确原则上每年安排不少于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5%用地用于农村产业及配套设施建设,保障农村产业建设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三是鼓励存量农村住宅复合利用,鼓励利用原有农村住宅开设农产品初加工点。四是鼓励使用设施农用地,对于茶叶初加工用地可积极申请设施用地。2.加大政策扶持。依托乡村振兴、双强行动等项目资金,引导各县市积极建设茶叶加工中心、农事服务中心,打造共享模式,提升茶叶的整体品质。加大政策性保险力度,完善气象指数保险机制,尽量弥补茶农茶企倒春寒受到的损失。
再次感谢您对农业农村工作和茶产业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 罗文文 联系电话:82050152
金华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