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县(市、区)农业(农林)局,金华开发区农办,金义都市新区、金华山旅游经济区有关部门,局属各单位:
7月20日以来,我市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部分地区最高温度达37-39℃。市气象台预计,7月底前副热带高压仍然较强,我市仍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大部分地区最高温度仍维持在37-39℃,局部气温可能更高。
持续晴热高温天气,部分基础设施薄弱、地质条件较差的田块已出现干旱苗头,如晴热高温天气仍将持续,势必造成农业生产旱情加剧。目前正值秋季农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畜禽产业疫病防治的重要时期,全市各级农业部门要迅速行动起来,积极应对高温干旱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同时注意预防高温作业和高温引发的各类突发事件,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现将有关事项紧急通知如下:
一、全面排查,及时掌握各地农业旱情和灾情。针对当前农业旱情发展形势,各地、各单位,一是高度重视、密切关注,组织人员迅速开展农业旱情大排查,全面了解情况,及时掌握旱情旱灾发生动态;二是充分了解当前旱情对农业各产业的影响、受灾程度,在此基础上,制订和发布应对高温干旱措施,开展抗旱指导,并通过媒体、网站及农民信箱等渠道及时发布;三是畅通信息报送渠道,即日起,全市农业旱情旱灾实行3天一报制度,并视情况增加报送频率。各县(市、区)农业旱灾情况通过农民信箱报市农业局办公室钱钰斌。
二、科学指导,引导广大农业主体有序应对高温干旱。一是确保人的安全。广大农业干部、农技人员和农业经营主体在深入田间地头抗旱过程中,要落实防暑降温措施和中暑应急措施,做好应急医疗准备,指导农业生产主体合理安排和调整户外生产,尽量避免高温时段开展田间生产。二是突出抗旱的重点。一旦旱情加剧,在加强面上指导的同时,集中力量,对旱情重的地区、主导产业主产区以及农业“两区”开展抗旱指导。三是大力推行节水抗旱。积极指导农业生产主体采取覆盖保墒、增施有机肥、喷施保水剂等防旱保墒技术措施,大力推行喷滴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措施,节约水资源,提高抗旱针对性和有效性。四是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针对旱情的发展,分产业指导抗旱(抗旱分类技术措施见附件)。要坚持“有水走水路、无水走旱路”的原则,及时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推广新型旱作模式。五是要重视农作物病虫害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高温季节也是农作物病虫害及畜禽疫病的多发季节,一些新的疫病发生几率将大大增加,各地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坚持一手抓抗旱,一手抓疫病的防控。六是加强农机抗旱作用。农机部门要加强抗旱农机具调度,抗旱农机具维修和培训,确保旱情加剧时有足够的农机具投入抗旱。七是加强农资储备。种管站等相关单位要加强救灾种子等农资储备及信息调度,确保一旦发生灾情能够迅速恢复生产。八是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各级、各单位要加强安全检查,落实主体责任,确保安全生产。农机部门要加强驾驶员教育,减少因高温酷暑、疲劳驾驶发生的交通事故;农村能源部门要加强沼气安全生产管理,尤其要加强黑膜沼气池、沼气贮气柜、废弃沼气工程等安全防护及周边防火,确保不发生沼气泄漏、燃爆及人坠入沼气设施等安全生产事故;各单位办公用房、生产用房、居住生活用房要加强设施设备用电、用火管理,防治火灾等安全事故发生。
三、统筹协调,合力推进农业抗旱工作。全市各级农业系统、各单位要积极主动做好与气象、水利等相关部门单位的沟通,争取相关部门单位的支持,形成各相关部门单位合力应对晴热高温干旱天气的良好氛围。一是密切与气象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了解最新气象动态信息,及时将动态信息和抗旱对策通过农民信息等渠道向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布。二是密切与水利部门的沟通联系,发生旱情时,合理调度和开辟水源,确保把有限的水源输送到旱情最重最需要的地区。三是密切与供电、供油部门的联系沟通,帮助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协调解决抵御高温和抗旱用电、用油。四是密切与供销部门的沟通联系,积极调运各类应对高温天气和抗旱物资以及发生旱灾后的灾后恢复生产的各类物资。
金华市农业局
2016年7月28日